钢笔论坛

标题: 关于笔坛大卖家货源的疑问 [打印本页]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1 21: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zhuzhukare    时间: 2010-6-21 21:28
这个我也好纳闷
  18K的 差不多都够成本了吧
  如果问题解决   记得告诉我哦
作者: ckblue    时间: 2010-6-21 21:37
答案:无解
作者: havefun    时间: 2010-6-21 22:19
这叫小鸡尿尿,各有各的道儿。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6-21 23:18
这是制造-代理-零售这样一个标准的制造生产销售流程的最为标准的模式。有什么好不理解的。
作者: py94563007    时间: 2010-6-21 23:42

去年开学的时候,我在学校里面贩被褥
在批发市场进货,一套70,学校卖给学生380一套。
我卖300一套,利润300%多
后来打听到,批发市场从被褥厂进货最好的只要15一套。学生的10元以下一套……
利润600%多……

所以啊,从此以后买东西我就都不考虑什么进价售价问题了……
作者: 1412    时间: 2010-6-22 00:06
楼上生活的世界是商人的天堂。
作者: huangzp    时间: 2010-6-22 00:31
这是商业秘密吧?
作者: zodiac    时间: 2010-6-22 00:44
呵呵 告诉别人基本上是不能够的 呵呵
作者: 敲钟人    时间: 2010-6-22 08:55
本帖最后由 敲钟人 于 2010-6-22 08:56 编辑

商业秘密(免除关税,免除传统交易环节,批发、团购的价格;这里有一点很重要——我觉得这些钢笔本来就不值多少钱,单位利润空间很大,只是整体利润对一些大集团来说微不足道而已;这里不包括一些特殊途径入手的代工厂流出的处理品和高仿品;等等……)
作者: jiaqiliu    时间: 2010-6-22 09:38
龙要是啥时候3xx就好了=。=
作者: 若愚    时间: 2010-6-22 10:05
现今世界真不知道可以相信什么,什么可以相信
作者: 夕阳草0104    时间: 2010-6-22 13:07
商业本就是这样的,没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作者: 夕阳草0104    时间: 2010-6-22 13:08
看来楼主是个村上春树迷啊!呵呵
作者: sheafferZHAO    时间: 2010-6-22 13:15
说难听点,人家东西哪里来的关你鸟事.总不见得告诉你咯
作者: sb59    时间: 2010-6-22 15:46
有楼主这样的人挺好,商场上的不对等实质上就是信息占有的不对称。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6-22 15:59
有楼主这样的人挺好,商场上的不对等实质上就是信息占有的不对称。
sb59 发表于 2010-6-22 15:46



没有什么不对称,这些东西都是常识。
任何商品,营销的成本向来高于制造成本。

我不用很夸张的举例子:
一支英雄100,制造成本80元,商场卖120元。

一支万宝龙146,制造成本200-300,商场卖6000。

中国是否落后,不在于能把人送上地球轨道,而是在于,有没有办法在商业市场创造价值。



另外再举个例子:

比如说某东西市场上卖10元

你知道厂商出货价1元,你如何能够拿到1元的货?

很简单,包销,一年20万件,合同签好,钱进去,自然厂家就给你。不然,你以20元问厂家买,厂家不会卖给你。(当然国内垃圾小厂除外,他们肯定给你一两个。)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6-22 16:01
市场上零售价格500元的化妆品,我还没听说过制造成本超过20元的。
只不过有一些的盒子,可能需要三五十元才能订货订到。但是就是卖到这个价钱,也没赚多少。

广告,市场,营销,一大套东西,别看生产成本才1折,销量不够,根本赔钱。
作者: 道林風    时间: 2010-6-22 16:06
看来楼主是个村上春树迷啊!呵呵
夕阳草0104 发表于 2010-6-22 13:08



    就是写小说磨磨唧唧那个?
    《挪威的森林》??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2 16: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ckblue    时间: 2010-6-22 16:43
我只是好奇于论坛的低价格究竟来自何处。。。。。
全波段 发表于 2010-6-22 16:22



    -------------------------
老猫说得很清楚了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6-22 17:05
我只是好奇于论坛的低价格究竟来自何处。。。。。
全波段 发表于 2010-6-22 16:22



    看来我都白说了。
作者: abs001    时间: 2010-6-22 17:06
缩短流通环节对降低成本效果很明显,另外对钢笔这样小众商品,实体销售终端成本压力极大。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6-22 17:17
缩短流通环节对降低成本效果很明显,另外对钢笔这样小众商品,实体销售终端成本压力极大。
abs001 发表于 2010-6-22 17:06



    缩短流通环节是计划经济的最最核心的目标,搞到低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任何企业都知道缩短流通环节的重要,你看到的冗长的流通环节,已经是缩短到最短了的流通环节了。

不过换句话说,其实流通环节本身就是GDP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点,流通环节养活的人,在发达国家,远超过制造环节。这就是所谓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核心了。
作者: heropen    时间: 2010-6-22 17:25
缩短流通环节是计划经济的最最核心的目标,搞到低就是彻头彻尾的失败。

任何企业都知道缩短流 ...
韦伯猫 发表于 2010-6-22 17:17



    经典。
作者: 夕阳草0104    时间: 2010-6-22 19:23
回复 19# 道林風

是的
作者: 何威利    时间: 2010-6-22 21:18
一个IPHoNE从富士康到美国,给中国150美刀顺差 美国150逆差,但中国厂家只挣到5美元(其余都是成本)美国经销商干挣155美刀。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6-23 00:42
楼上关于iphone的说法有问题的。按照你的说法,一个iphone,如果零件都是进口的话,只贡献5美元的顺差。

其实,不要看不起流通环节。请问,你是工人吗?你是农民吗?如果你不是,那,你,就是流通环节的。不管你工作了还是没有。
作者: amcw7777    时间: 2010-6-23 00:49
27楼看过的那篇文章俺也看过~
作者: wszgreat    时间: 2010-6-23 01:02
有意思的帖子,学习了!
作者: Champollion    时间: 2010-6-23 01:10
不过换句话说,其实流通环节本身就是GDP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点,流通环节养活的人,在发达国家,远超过制造环节。这就是所谓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核心了。
韦伯猫 发表于 2010-6-22 17:17



    说的太精辟了~
作者: 敲钟人    时间: 2010-6-23 08:36
玄而不实。
作者: anubis    时间: 2010-6-23 11:12
商业秘密(免除关税,免除传统交易环节,批发、团购的价格;这里有一点很重要——我觉得这些钢笔本来就不值 ...
敲钟人 发表于 2010-6-22 08:55



    深有同感。
作者: yylxian71    时间: 2010-6-23 11:23
本帖最后由 yylxian71 于 2010-6-23 11:24 编辑

回复 17# 韦伯猫


那么,坛子里的大卖家是从包销商那里再零趸出来的?个人瞎猜。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3 13: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3 13: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3 13:2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敲钟人    时间: 2010-6-23 14:20
坏了,LS在钻牛角尖了,再这么钻下去会引起火山爆发的!专柜更多只是一个展示和联络的窗口,针对有钱而无暇、或已经无需在这些差价上斤斤计较、而更看重周到、体贴的服务的个人和一些团体吧,网上以远低于标准价格卖真货的卖家数量以及其所卖的货的数量对于厂商而言还是微不足道的。另外,谁说卖家“不至于如此神通广大”了,且不说即便非法走私文具恐怕也不在反走私的重点打击范围,而就是进出境的合理避税的物品也还是可以以微不足道的小规模供应的呀,这样的窗口应该还是会留下的,怕是没有哪个国家会愣头青似的全堵死吧!
作者: leicalens    时间: 2010-6-23 14:53
关键是如何绕过代理体系,而不是关心产品成本,按生产成本计算,大多数东西的零售价都是惊人的。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产品有问题是要回收或者流出来的积压商品,尤其是一些部件
作者: 何威利    时间: 2010-6-23 15:30
货源吗,我姐是卖包的,准姐夫的买卖,她30块钱从南方进的包即可以卖120的市场价,也可以40块钱卖给熟人,但120的市场价是常态。
我淘宝上买的361度的夸包是五折,但我上个工作场所对面的专卖店是8折。
我工作的书店卖的古画印刷品,是从出品方四折进的5折卖,但那孙子自己的公司同时用4折价卖给消费者……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3 16: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3 16:0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py94563007    时间: 2010-6-23 16:12
LZ,我觉得换个方式考虑这个问题可能你心里就平衡了
比如说,如果你是汽车行业的,理所当然就可以赚许多车主的钱,而且也是属于暴利型的
(我一个学长卖反光膜,利润1000%)
所以既然我们可以赚别人的钱,为什么别人不能赚我们的钱呢?
谁知道我们的反光膜是不是卖给那些笔厂或者钢笔代理商的呢?
别人赚你钱的同时你也在赚别人的钱,当然,你不可能告诉他你赚了他多少,他自然也不可能告诉你他赚你多少。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3 16:1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elevensh    时间: 2010-6-23 16:19
本帖最后由 elevensh 于 2010-6-23 16:22 编辑

这个东西,猫有猫道,龙有龙道,各有各的道,看关系了!

自从有了马云大哥,价格透明多了,市场也快做烂了!不知道该夸他好呢还是抽他好。这就是OEM市场的悲哀啊,所以目前国内这种情况,想要做好的价格,那就只有做品牌,做OEM迟早挂掉!
作者: py94563007    时间: 2010-6-23 16:21
货源问题版主不是说了嘛……
可能就是包销问题
专柜卖笔和网上卖笔都不重要,人家厂家的利润就是出厂价—成本价
作者: elevensh    时间: 2010-6-23 16:26
本帖最后由 elevensh 于 2010-6-23 16:40 编辑

回复 24# 韦伯猫


    这就是国内电子商务越来越多的原因了,直接从工厂拿货,然后面对终端消费者,甚至有的工厂自己网店销售,直接到客户手里。最后赚钱的只有两种公司,一种是生产公司,还有一种物流公司。当然了设计服务公司也还是会存在的,这就是差异性消费。N年后估计百货公司,卖场之类的就没有了。有需要,网购,等3D技术出来,那更是不得了了!
作者: elevensh    时间: 2010-6-23 16:29
有渠道赚钱,没渠道花钱!
作者: py94563007    时间: 2010-6-23 16:30
回复 47# elevensh


    这才是完美的社会,要浪费那么多精力在中间环节不好
多余的社会力量去创新,社会进步一定神速……

唉,这种社会也只能空想,纯粹乌托邦式的
作者: elevensh    时间: 2010-6-23 16:41
回复 49# py94563007


    看过移动的3G广告没?那才是乌托邦!
作者: py94563007    时间: 2010-6-23 16:44
回复 50# elevensh


    就是老师医生什么的不收红包的广告?唉……
作者: elevensh    时间: 2010-6-23 17:09
回复 51# py94563007

不是,是那个过年的广告!
作者: 浮云漫卷    时间: 2010-6-23 18:30
呵呵,为什么大家都认为销售渠道缩短才是好事呢?销售渠道缩短,把利润尽可能的分配到源头厂家和最终消费者可能是每一个消费者的梦想,但生产厂家未必这么认为。首先,什么样的产品是被希望缩短渠道的?成熟的,为大家熟知的,品牌间差异小的。比如DELL的PC或者服务器跟IBM的或者浪潮的没太大差异,无论性能还是稳定性,你买哪家的问题都不大,对于消费者而言选择的标尺是价格和服务,仅就制造成本而言他们也没什么大参差,服务的成本空间从哪里来呢?那么只有从渠道下手,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DELL直销模式。而相反的对于万宝龙这些小众品牌往往也是奢侈品牌来说,这种短渠道是致命的,首先,他们利润率虽高,但利润额不大,怎样才能支撑如DELL那样庞大的销售体系呢?于是有了经销,但经销也不可能建立偌大的销售体系,那么也就有了次一级的经销,零售和代销。第二,这样的小众商品的宣传不可能象DELL那样肆无忌惮,毕竟成本放那里了。而且大规模的宣传对于这样的小众商品来说基本没用,宣传是要针对受众的,受众必须是潜在购买者,试想还珠格格后面放万宝龙的广告,最后的实际推广效果是怎样的呢?于是对于这种商品的推广就只有求助于分销商了,最起码那种地缘优势是厂家所不拥有的。第三,万宝龙这样的品牌产品只是一部分,服务可能是更大的一部分,你敢想象万宝龙满地架修笔摊吗?那就只有依靠渠道的代理者为他们消化一部分服务需求了。所以不要以为缩短渠道就是有利的。试想如果派克的钢笔如果都给小罗去买,估计很快就垮台了。渠道的长短是跟市场定位和渠道实际成本相关的。
作者: 何威利    时间: 2010-6-23 18:55
人家厂商的利润在出厂价时就挣到了,而且国内专柜都是品牌授权经销商专柜而不是品牌所有商的直辖专柜,只要交足授权费,不被人告状,不卖假货,应付过去品牌持有人的检查,没发现违反合同的情况,想怎么卖就是经销商自主经营权的范围了。
货源?大佬进完货,卖坛里几只朋友价,其他放专柜卖公价也是完全可以的,反正一没售假,二不拖欠给厂商的授权费,三没把这个价格放到柜台上扰乱市场。
作者: ynkmhc    时间: 2010-6-23 21:21
其实流通环节本身就是GDP的一个最重要的贡献点,流通环节养活的人,在发达国家,远超过制造环节。这就是所谓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核心了。

精辟 服务创造更大的价值
作者: generaljn    时间: 2010-6-23 22:02
其实很多东西看如何操作 对一个店不要单独看一支笔多钱  除了高价笔龙鸟之类  一般百八十的笔 只要网购就很少单独买一支 你这次要买100  在100里锁定了一家店铺 可是觉得百八十买个东西少点啥 再加点铱金笔吧  其实这时候对铱金笔的价格已经没再仔细研究了 往往你的铱金笔买的会比你单独找铱金笔店铺的时候价格要高  那么你可能一共200的东西 120的100只挣你10块钱 可是80的铱金笔挣了你40  生意怎么做 就看这些店主的道行了 呵呵 以上举例只是为说明我的意思 卖家们勿对号入座 兄弟新来毒坛 怕砖
作者: py94563007    时间: 2010-6-23 22:53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小弟愚见,专柜销售模式必然会遭遇改良,规模减小
电子商务模式必然会主导市场,但永远也替代不了专柜销售模式

钢笔诞生了毛笔不也依旧存在吗,圆珠笔诞生了我们不还是用钢笔么……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6-24 01:26
相比于零售,这个价也够低了。。。。
另外鄙人钻这个牛角尖也并无恶意,只是反感于谈中经常谈起 ...
全波段 发表于 2010-6-23 16:00



    钻牛角尖请去专卖店。所有售后服务都是基于零售价的基础上才有的。

本论坛,规则是原则上禁止卖家提供售后服务。当然有卖家够贱,一般我们也不管。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6-24 01:33
你们有几个,基本经济学原理都不懂啊。

照一些说法,货币都不用了,以物换物好了。这是最原始的经济形式。原始人类都这样。
作者: JackBauer    时间: 2010-6-24 01:59
非得把那么简单的问题搞复杂
前面不由个人说的挺清楚么
小鸡尿尿,各有各的道
货源能有什么问题?假的?次品?
那根本就不可能流出来,能出来的都是生产厂家那儿出来的质量合格的东西
(当然不排除有时候检测不到位,有些问题产品)
只不过路径不一样,终端价格不一样
450卖你一支商场1700的派克卓尔,管不了售后也正常
售后的成本还不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卖你450的人根本就没赚到够提供售后的钱,如何提供售后?
作者: 才刚起步    时间: 2010-6-24 09:42
哈哈,有意思!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4 10:4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4 10:4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4 10: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碧湖残秋    时间: 2010-6-24 11:04
猫是经济学院的人吗?怎么对经济学原理这么透彻啊。
工业革命的进程大面积抹杀在位劳动力,制造大量了剩余劳动力,与之相对,经济就必须繁荣,
以所谓的第二,第三产业来养活这些被工业革命进程抹杀的劳动力。
但革命的进程是不断的,生产底端的剩余劳动力刚刚被所谓的第三产业养活,紧接着第三产业的革命又接踵而来,也就是消费品流通环节的革命,于是再一次无形的革命摆在我们面前,可能应对方法是要开辟第四,甚至第五产业再继续养活这批劳动力吧。
我甚至觉得,在产业链条不断地革命化进程中,最终人类甚至会开辟宇宙能源,以宇宙工作来养活不断被削除的劳动力。

我觉得楼主的针对问题有两点,表面上看是针对卖家代价货源的质疑,其实是对卖家“低价无售后”的质疑吧?
也许我的理解与楼主真实想法有偏差,其实又有什么关系呢?
不同的价格有不同的附加值啊。
在北京买房能享受北京整个城市的附加值,旅游,商业,美食,教育,这些附加值造就了北京的高房价。
在三线城市买房的价格打了n折,但能享受这么多的待遇吗?我想城市附加值是远远不能相提并论的。
所以这个原理在论坛也是一样的。
在专柜的附加值和在论坛的附加值是不同的。
按照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就好,而不要去质疑别人存在的立场。
存在即合理。
作者: 道林風    时间: 2010-6-24 11:11
好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学习了!
作者: 黄瓜绿呀    时间: 2010-6-24 12:00
回复 64# 全波段


    我也不懂,同问

   附加个问题,经济的最终形态是什么?
作者: 黄瓜绿呀    时间: 2010-6-24 12:04
回复 66# 碧湖残秋


    同意存在即合理的观点

兄的发言前半段好像在说第三产业拯救劳动力,后半段似乎说第三产业剥削劳动力?
可能我是这么认为的吧……这观点我也同意
作者: fangz    时间: 2010-6-24 12:21
版主 忒霸道蛮横
作者: yylxian71    时间: 2010-6-24 12:24
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好!只要是正品,就是造福坛友!
作者: ralfes    时间: 2010-6-24 12:24
在这个帖子学到很多东西
作者: 碧湖残秋    时间: 2010-6-24 13:32
回复 69# 黄瓜绿呀


    呵呵,披甲上阵?

剥削与养活的辩证关系太庞大了……
这要是细细分辨起来,几篇论文也不够用的。
作者: 碧湖残秋    时间: 2010-6-24 13:32
回复 67# 道林風


    你最近怎么不开水贴了呀。
作者: eccoer    时间: 2010-6-24 14:15
建议论坛卖家涨价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4 14: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三叶虫    时间: 2010-6-24 15:00
坛中精华笔友出过100多的146?淘宝上卖100多的146与坛中的146是一样的货?只是卖家不同?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4 15:0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道林風    时间: 2010-6-24 16:25
回复  道林風


    你最近怎么不开水贴了呀。
碧湖残秋 发表于 2010-6-24 13:32



    同志们都等急了,今天刚开一个。
   
作者: sunshine00    时间: 2010-6-24 17:52
精辟,我补充几句,售价和所需负担的成本也有关系。专柜的一年也卖不了多少货,但是需要承担昂贵的柜台费,人工费等,属于厚利少销型。论坛内销售成本明显下降,所以价格与专柜有显著差异
作者: 敲钟人    时间: 2010-6-24 18:53
唉,一个简单的问题,由于方方面面纷纭复杂的心态加之故弄玄虚,就可能越说越远、越弄越糊涂了!
总之,我认为,对照厂商定价产品本身的利润空间极大,其实现在许多其它商品也一样,在中国“市场”厂商的主要成本不在产品材料及加工费用本身、甚至不在整个生产性开支,如此,“富于创造精神的广大人民群众”总会有人有办法局部稍稍“消化”一下这种问题的,但只能留一两条涓涓细流,而不会全面开闸放水。
作者: 云行    时间: 2010-6-24 20:10
耐心平和的说说,这个问题还是有点意思的,不管人家来路如何,能造福坛友就意义巨大。
作者: 韦伯猫    时间: 2010-6-24 22:25
我只是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兄不要误读
全波段 发表于 2010-6-24 15:07



    不得不误读,并且必须要被误读。或者说,我们这种误读,才是正确的读法。

极端的例子,不是例子。况且,这也太极端了。你不如说白送了。
作者: havefun    时间: 2010-6-24 22:46
以前的上海手表,零售价格是120元。。。但出厂价却是9元。。。。当时的人工成本,生产成本,材料成本。。。都很低。。。。这里面现在的市场费用几本为零。。。。。没有平面电视广告。。。。
作者: 黄瓜绿呀    时间: 2010-6-24 23:03
嗯,社会在不停转变
事物都有诞生,发展,衰退,被取代的过程。
作者: zh71liu77    时间: 2010-6-24 23:05
以我之见,lz提这问题是以求证论坛中买的是否是假笔为目的的,可能我是小人啊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4 23: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筆落惊風雨    时间: 2010-6-24 23:24
这样才能形成市场,加快经济流动
作者: yexihuan    时间: 2010-6-25 00:45
开贴研究这个有什么意义?要开店?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5 09: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Hydralisk    时间: 2010-6-25 09:54
有些东西看穿不一定需要说穿 认真你就输拉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5 09:5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long37    时间: 2010-6-25 10:16
一个IPHoNE从富士康到美国,给中国150美刀顺差 美国150逆差,但中国厂家只挣到5美元(其余都是成本)美国经 ...
何威利 发表于 2010-6-22 21:18



    5美元?哈哈,海关税务那帮家伙都不是吃素的,这破烂一进一出起码给中国政 府造就了500RMB的GDP。
作者: eccoer    时间: 2010-6-25 10:42
楼主可以去读一份上市公司年报,就知道了。应该给商场多少费率,企业毛利率是多,有几种销售模式。 如果不想费时间读E文的年报,我推荐你去读国产名牌 PORTS 年报,这牌子不算什么大牌吧,看看毛利是多少,然后分析看看生产成本是多少,营销成本是多少。

当然我想这并不足以抵消你对论坛卖家的看法,因为他们卖的确实比专卖便宜太多,而且你会想为什么他们能拿到货,是么?会不会是假货?

第一问,我也不知道。第二问,你可以用常识来判断下,名声的建立需要多少时间,毁掉需要多少时间。我常常觉得common sense并不common. 我只能说,万宝龙,LV的营销很成功。《大腕》说的更有道理,只买最贵,不买最好。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结束。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5 11:1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敲钟人    时间: 2010-6-25 11:32
回复 96# long37


    “龙”比“猫”睿智。他们不会是一个人吧?
作者: 才刚起步    时间: 2010-6-25 12:09
期待更有说服力的解疑,楼主好贴子。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5 14: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bruceyue    时间: 2010-6-25 14:42
身体不是一个人,思想却合二为一了。又名:龙猫!
作者: dazor    时间: 2010-6-25 15:40
这帖子长知识,呵呵。
作者: 全波段    时间: 2010-6-25 20:4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museum.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