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話就是以前的滿洲話,所以民國創立之時,革命志士因為討厭滿人,所以建議把通用於當時的滿洲話改為另一種語言,可想而知部分拍國父孫中山馬屁的人自然會建議用粵語,但國父考量到當時的環境要再重新推行一種語言實有其困難性,所以否決了此一決定(由此點也可見孫文的偉大),一直到今天普通話的英語仍是Mandarin(滿洲話)即可證明。毘沙門天 发表于 2010-12-14 10:51
引自:利玛窦《中国传教史》译本的几个问题
利玛窦《中国传教史》(此为台北译本的书名,北京译本名为《利玛窦中国札记》)
普通话被英语翻译为“mandarin”,并非“满大人”的谐音。早在明朝,最早和中国官方打交道的欧洲人--葡萄牙人就已用此词来指称中国官员。至于后来欧洲各国人用“mandarino”或“mandarin”来指称明朝官员甚至清朝官员,以及中国官话、国语等,应是在前引利玛窦的《全集》之文的影响下才普遍流行的。注意:普通话是在明清才被英语翻译为“mandarin”的。
西方人所用的名称mandarino,是从葡萄牙文之动词mandar来的,意思是指挥、管理。”《札记》则说:“所有的军职或文职大臣都称官府(Quonfu),意思是司令官或主管,虽然他们的尊称或非官方称呼是老爷(Lau-ye或 Lau-sie),意思是指主人或父亲。”
葡萄牙人称中国官员为Mandarin,是由Mandando或Mando Mandare而来,即指挥或命令,现在欧洲都知道中国官吏的这个头衔。由此可知,英文的Mandarin及意大利文的mandarino来源于葡文的 mandarim,而mandarim则由葡文mandar(命令)、mando(权力、命令、军权、 裁决)等派生出来的。
现存最古的澳门平面图(约绘于1615~1622)已标有葡文“mandarim”一词,可见明朝万历年间葡萄牙人已将中国的官员称为“mandarim”,但在1749年的澳门平面图中则把前山寨用两种文字分别标作“La CaseBlanche Maison Du Mandarin”、“t Witte Hof , Huiz des Mandaryn”。这说明mandrin及mandaryn等为mandarim的转写。
英文manda-的这个词根,就是“(请不要使用敏感词)的”“行政的”意思。难道英国的首相曾经叫mandatory minister(意为行政官员)也是“满人的官员”的意思?同一词根,类似词汇还有,比如mandate((请不要使用敏感词)权力;命令),mandation(行政权力),mandary(官方的,行政的),mandatory(命令的,强迫的)
mandarin在英语的本意,是“行政推广的语言”的意思,和我们说的“官话”是一个意思,英语构词法而已,跟满人无任何关系。满人在英语里是manchu,早期是manzhu一词,完全不是manda-词根的,更不是mandarin一词。这个东西,在网络越传越离奇,越荒谬!受骗的人越来越多!”
英語中Mandarin一詞指的就是普通話. 這個詞的來源其實就是漢語中的"滿大人", 也就是在清朝時西洋進入中國時, 和他們在打交道的清朝官員.
今日的普通話其實就是源自於清朝的官話. 東南沿海的地方官民往往講方言, 但是(请不要使用敏感词)中的大官員(大人們) 都是講官話. 也因此, 滿大人們講的語言就被西洋人叫作Mandarin了.Bobocat_ 发表于 2010-12-16 20:10
欢迎光临 钢笔论坛 (http://www.penmuseum.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