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Champollio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现在的负责人真是不负责任……

  [复制链接]
121#
发表于 2012-4-26 19:12 | 只看该作者
顶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2#
发表于 2012-4-26 19:14 | 只看该作者
哪来的新说法?我还是信原来的,毕竟河豚这玩艺肯定是有风险的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4-26 19:09



    在扬中吃饭的时候听到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3#
发表于 2012-4-26 19:15 | 只看该作者
在扬中吃饭的时候听到的。。。
Napoleon归来 发表于 2012-4-26 19:14


江总就是扬州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4#
发表于 2012-4-26 19:20 | 只看该作者
江总就是扬州人。。。。。。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4-26 19:15



    默默的举手。。。江爷爷是俺老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5#
发表于 2012-4-26 19:21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这满文还真他M难写,肯定写不了行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6#
发表于 2012-4-26 19:25 | 只看该作者
默默的举手。。。江爷爷是俺老乡。。。
Napoleon归来 发表于 2012-4-26 19:20


。。。。。。以后把你头像PS上去吧,你代江总发言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7#
发表于 2012-4-26 19:28 | 只看该作者
。。。。。。以后把你头像PS上去吧,你代江总发言好了。。。。。。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4-26 19:25



    too young。。。too naive。。。木有身经百战,西方国家还没跑满。。。最主要。。。我裤腰还没到腋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8#
发表于 2012-4-26 19:32 | 只看该作者
too young。。。too naive。。。木有身经百战,西方国家还没跑满。。。最主要。。。我裤腰还没到 ...
Napoleon归来 发表于 2012-4-26 19:28


原来听过个笑话,裤腰带系到第几颗衣服扣子的地方是老板,再系到第几颗就是江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9#
发表于 2012-4-26 19: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2-4-26 19:47 编辑

刚才引用鲁 迅先生的文章-----“然而司长是夏曾佑先生。弄些什么“国学”的人大概也都知道的,我们不必看他另外的论文,只要看他所编的两本《中国历史教科书》,就知道他看中国人有怎地清楚”。


夏曾佑先生我原来也提到过,“五十以后,弃书不观,谓天下无可读之书,无可谈之人”。他是陈寅恪的世伯,当初陈寅恪先生刚从欧洲回来,去拜访他的老世伯夏曾佑先生。夏对陈说,你懂西文,很好,可以读很多书,我只懂中文,现在都没什么书可以读了。陈听后非常惊诧并且大为不以为然,想,中国典籍汗牛充栋,一个人穷其一生过一遍都难,怎能说无书可读呢。待到后来,陈回忆到这件事,才对这位老世伯的话深有体会,陈说,中国书可读的其实就那么几种,其他无非翻来覆去,东抄西抄而已。


可见夏先生读书之多,难得的是夏先生读书多而练达世情,深通世故。读书本就是为明理之用,尤其是历史,读成书呆子不若不读(书呆子再次躺枪,pia )。


鲁迅先生提到的夏先生的著作《中国历史教科书》,本是作为当时中学教材之用,但其见地功底足为现在大学教材,后改名《中国古代史》,是本好书,值得一读!强烈推荐!有河北教育出版社本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x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0#
发表于 2012-4-26 19:47 | 只看该作者
原来听过个笑话,裤腰带系到第几颗衣服扣子的地方是老板,再系到第几颗就是江总了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4-26 19:32



    桌对面一个扣到衬衫倒数第3颗的客户喝哭了。。。说自己无后,无颜面对各种,那个凄凉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1#
发表于 2012-4-26 20:2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查尔斯 于 2012-4-26 20:36 编辑

回复 117# 旧王孙
-----(偷偷溜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2#
发表于 2012-4-26 20:3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20# Napoleon归来

系介个?-------

  “拼死吃河豚”还是“拼洗吃河豚”?
  民间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刘陈彪表示,实际应是“拼洗吃河豚”。这里是古三江营的所在地,群众有着悠久的吃河豚历史,传统的美食之乡。
  65岁的厨师束元顺从十八岁开始学杀河豚,据他介绍,厨师操作过程中严把“三关”。一是杀时取清脾脏、血液、眼睛,清足毒身,一丝不苟。二是多次清洗,做到“拼洗吃河豚”。三是按规定时间进行烹调,不到火候不开锅。束元顺的“拼洗吃河豚”要做到,即便是养殖河豚也要做到一点红血都没有,并且在下锅前要一条一条进行检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3#
发表于 2012-4-26 20:48 | 只看该作者
刚才引用鲁 迅先生的文章-----“然而司长是夏曾佑先生。弄些什么“国学”的人大概也都知道的,我们不必看他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4-26 19:45



    翻了翻, 貌似这本木看过....

    但是, 背景里那一抹正红很显眼有木有.... 再也收不到了有木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4#
发表于 2012-4-26 20: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偷偷溜走)
查尔斯 发表于 2012-4-26 20:28



    俺已经记住你了.. 溜是木有用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5#
发表于 2012-4-26 20:51 | 只看该作者
翻了翻, 貌似这本木看过....

    但是, 背景里那一抹正红很显眼有木有.... 再也收不到了有木有 ...
Napoleon归来 发表于 2012-4-26 20:48


那个确实挺遗憾的,我当时也只买了一本。不过那颜色不是正红,是枣红,比正红要浓烈得多,现在的牛皮封面看照片倒似乎是正红。这个枣红是典型的西洋古董书的摩洛哥枣红山羊皮封面的颜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6#
发表于 2012-4-26 20:58 | 只看该作者
那个确实挺遗憾的,我当时也只买了一本。不过那颜色不是正红,是枣红,比正红要浓烈得多,现在的牛皮封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4-26 20:51



     伤心异常....  后来找了几本自己玩,其中有本枣红色老款6寸的,这次去厦门当作见面礼送给某人了,实在太小 木有气场,但着实很精致,尤其是最后页印的那几行字以及近乎完美的烫金边,纸质也带些毛道,写起来很有满足干。  适合送给文艺气息的姑娘。

     后来又查了下,摩洛哥某地盛产矿产可以硝皮革,morocco只是一种制皮工艺,是按照摩洛哥某地制皮工艺硝制的红色山羊皮,我一开始以为是摩洛哥产的红色山羊制成的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7#
发表于 2012-4-26 21:03 | 只看该作者
伤心异常....  后来找了几本自己玩,其中有本枣红色老款6寸的,这次去厦门当作见面礼送给某人了 ...
Napoleon归来 发表于 2012-4-26 20:58


小有小的妙处,就在其精致,小只盈掌,颇为可人,有玩物之美。有些小的袖珍本古董书卖得比大的贵得多。原来转过董桥的文章,其中有篇铁达尼,就是专讲那位收袖珍本的美国少爷的,很感人的母子之情,引子就是墨绿色山羊皮的袖珍本珍本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8#
发表于 2012-4-26 21:06 | 只看该作者
小有小的妙处,就在其精致,小只盈掌,颇为可人,有玩物之美。有些小的袖珍本古董书卖得比大的贵得多。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2-4-26 21:03



    因为墨绿色的本子, 大小各有一本了..... 红色6寸把玩了许久许久, 仍不舍得在上面留下任何笔墨, 还是送给朋友, 她也不知道奥妙所在, 随意的使用也算是尽了本分了, 只要不粗暴的对她就好......
    对于红色, 俺只要大号, 想得心都要碎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9#
发表于 2012-4-26 21:13 | 只看该作者
因为墨绿色的本子, 大小各有一本了..... 红色6寸把玩了许久许久, 仍不舍得在上面留下任何笔墨, 还 ...
Napoleon归来 发表于 2012-4-26 21:06


红色的确是大的气派。袖珍本可以找那些比较另类的颜色(但不怪异)。


找到了,当时一共两篇是讲袖珍本的,绿山羊皮那个是狄更斯。干脆再转到这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0#
发表于 2012-4-26 21:13 | 只看该作者
鐵達尼裏有一本培根

六十年代在台灣求學的時候英文大師錢歌川先生不在我們學校我們還在讀他主編的大學英文文選,後來好像也用過我們系主任傅從德老師編的新版。錢先生是散文大家,文字跟梁實秋先生有點像,寫些洋派的生活隨筆,徵引廣博,立論風趣,文星叢刊出過他不少文集,過不了幾年聽說他去新加坡教書,接著又聽說他去了美國。依稀記得錢先生是培根專家,常常說培根,寫培根,崇拜培根散文字字珠璣,稱讚這位英國哲學家語言家到老還不斷推敲修改筆下文字,難怪傳世的幾十篇文章擲地都作金石聲。少年時代我的幾位英文老師都強迫我背誦培根,我前後背熟了十幾二十篇,如今拿起培根隨便讀幾段彷彿老情人重逢,音容似真似幻,感情又愛又悔。我們讀的培根《Essayes》都是五十八篇的版本,一五九七年的古裝本聽說只有十篇,一六一二年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才定為五十八篇。聽一位新加坡朋友說,錢歌川先生在南洋大學課堂上說愛寫裹腳布長文章的小腳文人最應該讀培根,讀熟了筆下廢話自然一一閹掉,文章從此紙短情長,更見精緻。
  
  往事轉眼都成邈遠的往事。讀培根的人如今一定沒有從前多。旅英時期我天天上下班走過的Strand聽說是培根童年故居所在,四五百個寒暑匆匆?缮ⅲ?後世終於連影子都找不回來了。他們家族在Hertfordshire的Gorhambury鄉居更是一片斷瓦殘壁,有一年我在一家舊畫店裏買到的一張古籍插圖竟是J.A.Symington畫的那座鄉居殘景,今年新春在曼谷買的培根散文第五十五頁插圖果然就是那幅畫!那些年,老朋友Leonora香閨裏起碼珍藏七、八本裝幀考究的培根散文,都是彩皮袖珍本,有的還配了皮匣子,掌中把玩她愛得要命。三十多年來我逛遍舊書店想找一本玩玩竟找不到了。「海底鐵達尼號郵輪殘骸裏那本一定也爛了,」利諾拉說。「藏在美國費城電車世家少爺Harry Elkins Widener的上衣口袋裏!」是一九一二年的慘案,哈利才二十七歲,英美老報紙老雜誌上我還見過他的照片,都說他要是不死遲早是美國數一數二的大藏書家。他的費城同鄉Edward Newton也是藏書家,他說哈利讀完哈佛立志藏書,立志興建一所偉大的圖書館,立志讓自己的名字在綿延書香中流芳百世。那時候美國三大藏書家幾乎瓜分了整個美國書市的珍品,Henry E.Huntington和John Pierpont Morgan專買善本珍本孤本,William K.Bixby專買古人古籍手稿,哈利看著焦急,擔心輪到他真正獵書的年月市面上什麼書都買不到了:"When my time comes, if it ever does, there will be nothing left for me - everything will be gone."
  
  家裏那麼富裕,其實哈利陸續搜獵的珍貴圖書已經很不少了。一九一二年三月,他陪父親喬治母親依麗諾到英國遊歷,不但在蘇富比古籍部門買進幾本稀世好書,又在幾家舊書店找到幾本絕代奇貨。他們一家三口決定乘搭鐵達尼號首航趕回紐約參加一位已故藏書家的藏書拍賣會,哈利交代倫敦書商Quaritch Ltd替他海運八部古籍回美,那部稀世的培根散文集他倒情願自己隨身帶走。那部文集是小十二開古雅版本,初版一年後修印的一五九八年珍版。哈利的同鄉牛頓說,哈利當時對Quaritch職員說他會把這本小培根揣在口袋裏,萬一船沉了書跟他一塊兒走:"I think I'll take that little Bacon with me in my pocket, and if I am shipwrecked it will go with me."這句話誰聽了都說不祥,都說哈利一語成讖。可是,事隔多年,英國權威藏書家雜誌《The Book Collector》刊出Quaritch職員Arthur Freeman一篇專論,他說哈利說的那番話,其實是郵輪出了事他安慰母親說的慘痛的話,一言既出,母子心裏都明白他們隨時人鬼殊途。弗利曼的專論說,鐵達尼觸冰山沉沒之際,哈利一邊扶著母親坐進救生艇一邊告訴她說他剛把小培根揣進口袋裏,小培根跟他在一起:"Mother, I have just placed the little Bacon in my pocket; the little Bacon goes with me!"
  
  可憐的媽媽從來知道兒子此生最愛的是書最捨不得的也是書。悲劇發生一年多了,她寫信給二十世紀最出名的美國書商A.S.W.Rosenbach:「一九一二年四月十五日,人世間所有的歡愉都離我而去了」,為了撫平傷痛,她決定在兒子的母校哈佛大學建立一所紀念兒子的圖書館。她請羅森巴赫為兒子的圖書館搜羅更多更珍貴的圖書,羅森巴赫很快找到布萊克的《天真之歌》和《經驗之歌》,找到查普曼的荷馬史詩贈閱本,找到史考特的斯威夫特傳記原稿,找到克魯克香克的《苦海孤雛》畫片,合計花了十二萬美金。不久,連哈利的爺爺都花六千美元為孫子的圖書館買進丁尼生的一批原稿。幾經籌謀,哈利的母親斥資兩百萬美金給哈佛興建那所圖書館,聘用了她指定的建築師Horace Trumbaur設計,The Harry Elkins Widener Memorial Library兩年落成。「我兒子的書全部集中在哈佛了,」媽媽說。「我完成了我兒子的心願。」跟過錢歌川讀書的那位新加坡朋友說,一九六七年他到哈佛深造的時候,錢先生囑咐他給錢先生買幾款哈佛圖書館的明信片:「老師說那是一幢傷心的圖書館,一磚一瓦都是一個傷心的母親對愛兒的思念!」錢先生一定也知道哈利衣袋裏那本小培根的故事,朋友依稀記得錢先生寫過這段故事,可惜錢先生的老文章不好找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7 21:53 , Processed in 0.159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