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yyhh198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遇到一个字很好看的男生……潜水两年冒个泡

  [复制链接]
161#
发表于 2011-11-21 1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59# 旧王孙


   高,实在是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2#
发表于 2011-11-21 1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yyhh1989


   好Q的头像把那哥们的字拿来看看~~~其实,嗯,偶也会写宋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3#
发表于 2011-11-21 18:3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61# qw007


   那是公主,啊,不是,叫格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4#
发表于 2011-11-21 21:05 | 只看该作者
明天口袋上插枝616到高中女生宿舍转一圈,看看能不能泡到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5#
发表于 2011-11-22 1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1-11-22 10:02 编辑

陡然想到武侠小说中两大功夫要素,内力与招式,缺一不可。

若仅有内力,却不知如何调动出来形成有力的打击力度达致打击效果(有效的作用性),并且不知如何具体的把招式灵活运用形成有效方向性令敌人不能闪躲从而把力能落到准确打击位置发挥效果(有效的方向性),则空有内力,还是无用,比如金庸小说中的觉远和段誉。

而如果仅知招式,没有内力,则即使拳拳着肉,只是粉拳,所谓花拳绣腿,浪费性的做功,达不到实际杀伤力,也是无用。

这里的内力就相当于“势”,招式相当于“技”。必须有“技”的有效运用,才能将“势”发展成正确方向的“趋势”,并形成有正确方向且具作用效果的“力”,最终达成“功”(力果)。

势要通过技才能有效的转化成方向性和作用性,才能由技完成准确的趋势及准确有效的力来完成打击效果,达成最终目的,否则,空有其势,不知运用,形不成能达到效果的力。技直接决定了势启动后后续的趋势是否有效,并由趋势造成有效的力来完成结果,形成功。

如果空有其技,没有势的实力支撑,则是炫技而无成,实是浪费,是无用功。

李小龙先生就同时注重“势”(内力)与“技”的锻炼。“技”就不用说了,“势”的方面,实质是指体能精力这些能形成有效打击力的整体支撑后备实力。他甚至不惜借助西洋器材和药物来加强身体素质的锻炼。但是为势太盛则会伤性命(性及命),尤其不是正常颐养而成之势,而是人为加速促成的不正常的过盛之势,因为人的体质终究有限,不能承载超过体质承担极限的体能,过了就是超负荷运转,透支体力,超支体能,最终会伤及性与命。所以运动员的寿命并不长久,同样的,李小龙先生的过量运动及药物使用这些非正常颐养而透支来的“势”也造成了其不好的后果。而正常颐养所成之势终究是在个体体质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不会有揠苗助长的超限危险。

过招中往往有虚晃一招,其实就是趋势阶段中的技巧,虚晃一招乃是伪作用方向,迷惑敌人的,令敌人以为你要从势中调动形成有效力来打击某个方向,但实际上并不是那个方向发力,实际打击方向是朝另一个目标点去的,就是所谓声东击西,“作势”。

所以,趋势则属于纯技巧发挥范畴了(方向性),力则属于技巧调动出实力的落实范畴了(有针对性的方向性及功效性的作用性)。那几个阶段实际可以通过方向性及作用性来区分----

1。势。静态的,没有方向性与作用性,但是是实力,具威慑性。同时,静态不等于死态,死态是没有生命力的,而势是将发未发之力,是有生命力的,可以随时调动出来,所以是静态而非死态。所谓“蓄势待发”

2。趋势。静态向动态的转化,是势向力的转化过程之中。有方向性而无作用性。比如虚晃一招里的迷惑招就属于伪趋势(所谓“作势要打”),有方向性,而最终不会有形成作用性的力。实招则是真趋势,最终真实的方向性(朝向真正的打击目标,并且后续的真实打击力度的力也会从这个方向发出)会在这个真趋势中。因此趋势是连接势与力的桥梁,如何能让势通过趋势落到实处形成有效的力,则是技。有技则趋势调动的力才能形成效果,无技则浪费由势经由趋势发出的力。趋势的对错与否完全取决于技的好坏

3。力。动态兼具方向性和作用性(方向性是由趋势决定的,可以造成实际杀伤效果或推动效果的作用性也是由趋势从势中向这个方向形成真实的力调动出来的,趋势是调动的作用,本身不具作用性)

4。功(或可称力果)。完成态。实质完成阶段,依力所作之功的有效与否,分为有效果(功)及无效果(无功,无功其实是浪费,是过)。

上述四态由技的运用而环环相承。

书艺也是一样的,其实就是技,技好,则从势中调动出的趋势都有准确优美的方向性(角度的意义),并且不同角度发出的力度也准确,轻重缓急不同,方能令力达成优美的结果。书艺好,即技好,方能将势-趋势-力这一过程完成为最终的好的果局。

但是技是运用,不是状态,而不属于势,趋势,力,功(力果)的四态。是对能力的运用,而非能量的状态。但是其重要性却决定了此四态能否形成一个和谐的过程从而达致美好的结果。它是组织升华的关键要素,是决定性的把豆浆(势)点成豆腐(完美的力果)的那个卤。

技因为是运用范畴而非状态范畴,因此有境界高下之分。无技,有技而不熟练就不必多说,关键在同样的能熟练运用技巧的情况下,也分高下----

1。有意识的熟练运用技巧。所谓熟能生巧,唯手熟尔。但毕竟还需有意识的去控制,说明还未达精纯境界,尚落了痕迹
2。无意识的熟练运用技巧。这说明熟练程度已经融入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本能,无须思考下意识的就自然而然的用上了。这就是所谓的炉火纯青,无迹可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6#
发表于 2011-11-22 10:47 | 只看该作者
另,上面提过,自身体质有限而无法承载超出极限的过大之能(即“势”),李小龙的悲剧即是一例。光凭自己的先天体质,再坚硬的躯体也比不过钢铁,再迅速的掌锋也比不过利刃,再有力的拳头也比不过棒锤。

所以,体质虽有限,但可以通过外物器具(即“具”)来增强弥补。即自身之具的限制可通过运用外物之具来增强突破,从而可以承载更多可供发挥效力的“势”,达到增强自身之“势”的目的。自身之具的限制承载不了超出范围的“势”(整体潜含实力),但通过外部之具则可增“势”。

比如,披甲防护,使用利刃,棍棒刀锤,即是一例。这就是外“具”(器具)的作用,可增其“势”。

同理在书法上,选择了好的,适用的器具(比如适用的,更具表现力的笔墨纸砚),则亦是通过有效之外“具”来突破限制以增其“势”的手段,“势”更强,最终能出来的“力”更强,从而达到的“功”(表现力)也更佳。

所谓“善书者不择笔”,那是建立在双方就不是一个水平线的基础上的说法,是横向对比,在不是势均力敌及“技”的差别也极大的情况下,书法高手当然随便拿支什么笔甚至一根树枝也比一般人用好笔要强,因为“势”与“技”的差别太大,“具”所起的增“势”作用弥补不了。

但是,如果是纵向,特别是自己和自己比呢?势均力敌,并且“技”也一样,那么,更富表现力的笔墨纸砚等器具用起来,肯定比自己随便拿支树枝写得要强。这就是“具”的意义所在,能达到突破自己极限的目的,所谓锦上添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7#
发表于 2011-11-22 10:52 | 只看该作者
以上即是四态(势,趋势,力,功),运用(技)及手段(具)的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8#
发表于 2011-11-22 11:0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69#
发表于 2011-11-22 11: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0# 游子意

游兄所言甚是 规律在大的方面都是一样的,遵循同样的规律。所以在道的层面看往往高屋建瓴,势如破竹。

当年要拍电影《吴清源》,吴清源就执意要阿城作编剧,因为他看过阿城的《棋王》,认为阿城懂棋也懂他吴清源,但实际上阿城根本不会下棋。吴清源先生一定是看到棋王中的那篇论道之语,完全符合棋道才形成那样的误解的,并且,其中论棋不一定要争明面上的输赢这个理念也是和吴先生的理念相合的,所以吴老先生不仅认为阿城懂棋,还引为知己,认为阿城也懂他。

比如可以对照《棋王》中的这句话---

后来输我的那一盘,就是大势已破,再下,就是玩了

与朱新建/阿城对话中谈到的吴清源的围棋理念---

“阿:我现在向日本的棋手说起吴清源,个个还都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常常在酣战之前用吴先生的棋谱作热身。因为我本人不会下棋,所以我又问,你能不能用一种最简单的方式让我明白,吴先生的棋到底哪好。他们就说了一句,吴先生的棋赢得好看。

朱:赢得干净,而不是两人厮杀的你死我活,然后好不容易地赢了。

阿:我曾经写过一段话,是关于吴先生的,说他“小时候的教育如同一颗智慧的种子,深埋在吴老师的心灵的土壤里,经过这么多年的灌溉培育,那一粒种子已经悄然长成一棵枝顺茂盛的大树”,他的女弟子芮乃伟看完以后就说了一句,“可惜在现在的中国棋界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的人了”。

朱:李昌镐现在是绝对的世界冠军,但也只有吴先生敢说‘未来五年内李昌镐可能还是冠军,但他将对围棋没有任何贡献’,因为他下的棋局没有任何意义。

阿城:但围棋的风气实际上是被日本搞坏了,吴清源也说过,围棋本身不是一种竞技,输赢并不重要,只到了幕府时代,才开始流行斗棋,论棋要有杀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0#
发表于 2011-11-22 11:3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1#
发表于 2011-11-22 11:35 | 只看该作者
另外游兄实在过谦,且不说有目共睹的在书艺上的进步神速。

就前面而言,游兄说过这样的话----

“当然,这往往是在势均力敌时使用,若是强弱相差悬殊,我便直接出手击打对方便可,速度快的对方无法躲开。速度不够快的,但力量相差悬殊的,宁愿挨上对方一拳以争取第二招的先机也可。”

这样的思路才是得真谛!是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而非冥顽不灵的拘泥不化,照本宣科拘泥不化看似老实遵守,实际是完全背离本真而错误的!

游兄理解透彻,若是实力相差太大,哪还用死守李小龙的教条(他是建立在双方情势不明朗并且基本势均力敌的情况下说的),直接上去出手教训即可。实质应该是对对方实力及自己实力的判断而制定具体应对方案,应遵从这个原则,而非一味呆板的在形式上一律都后发制人,那还不等死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2#
发表于 2011-11-22 12: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3#
发表于 2011-11-22 1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4# 游子意

呵呵,反正是爱好,不是竞技,更不指着它安身立命。所以,过程最重要,别看重结果。

享受过程才是乐趣,自己和自己比,肯定都有进步。
注重结果则是要求某个期间内一定要达到某种结果,并且无时无刻都可以和别人(甚至包括古人)横向对比,那是比不完的,只能带来烦恼。   

正如弥勒在《瑜伽师地论》中所说,该分别时不分别,是愚痴;不该分别时要分别,是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4#
发表于 2011-11-22 2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5# 旧王孙


    虽然进入论坛的时间不长,但是对于王孙兄的学识却是高山仰止般的崇敬!我想比起一手飘逸的字体,笃志好学、博览群书所带给一个人的意趣与智慧更能打动他人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5#
发表于 2011-11-22 2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6# dyjy2001

蒙兄青眼,愧不敢当.直感尚须精进提高之处甚多,兄之所学必有小弟不如之处,日后如能不吝惠泽增益,实我之福

小时顽劣,虽然酷嗜读书,但架也打得不少,然于正规武学可说未窥门径.游兄书艺武道皆通,我也是很佩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6#
发表于 2011-11-23 04:36 | 只看该作者
陡然想起一首歌,是马来西亚歌手李心洁的《同一个星空下》。想起我当年和一位新航空姐的恋情。歌是讲小女儿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11-16 21:10




偶尔来一次,竟然看见王孙兄坦白交代,哈哈,那个小金雕即是来源于此吧。。。。


王孙兄风流倜傥,就算始乱终弃(玩笑玩笑),如那女主角看到此贴,想必心中也是感慨感动感激吧!


精彩评论拜读了,向王孙兄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7#
发表于 2011-11-23 09:0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8#
发表于 2011-11-23 09: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9#
发表于 2011-11-23 10:03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78# fxchina

fxchina兄真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啊! 陡然真情流露一下,就被你看到了,而且记性这么好,小金雕的韵事也记得 还在德国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0#
发表于 2011-11-23 10:05 | 只看该作者
王孙兄过奖了,书艺尚且不精,对于武道却是不懂。

对于武道有些受我堂哥影响,我堂哥是个武痴,自幼 ...
游子意 发表于 2011-11-23 09:14


有个直觉,游兄的堂哥能享高寿

游兄耍双节棍,定是形神兼备,恍然李先生再世 看头像就知道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7 16:28 , Processed in 0.155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