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小号10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生若只如初见

  [复制链接]
61#
发表于 2011-12-12 1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游子意


    王孙兄,一默大师实乃论坛最具学问的笔友。有他们在论坛,实为我辈幸事!
小号100 发表于 2011-12-12 16:21



    我乃青蝇,王孙兄乃千里驹,我一飞不过盈尺,得附王孙兄的骥尾而至千里,岂可同日而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1-12-12 16:3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1-12-12 16:42 | 只看该作者
我乃青蝇,王孙兄乃千里驹,我一飞不过盈尺,得附王孙兄的骥尾而至千里,岂可同日而语。
一默 发表于 2011-12-12 16:37


世界之中套世界,默兄比己为青蝇,比我为千里驹。则我相当于默兄体内一细胞之小宇宙中一小行星上之千里驹,默兄盈尺之距,于我实不可想见之宏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1-12-12 16:45 | 只看该作者
世界之中套世界,默兄比己为青蝇,比我为千里驹。则我相当于默兄体内一细胞之小宇宙中一小行星上之千里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12-12 16:42



    兄总有一套说辞,哈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1-12-12 16:4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发表于 2011-12-12 16: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6: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66# 游子意


    我等还要加强学习修养,汲取一默大师 王孙兄的思想精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1-12-12 16:58 | 只看该作者
一默兄的印是越来越精进了,味道越来越好,真是跟兄一样越来越含蓄有余味了
游子意 发表于 2011-12-12 16:53



    你再这么说,我真要作土行孙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1-12-12 16:59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1-12-12 17:06 | 只看该作者
前段时间看了纪录片浩瀚宇宙系列片,宇宙之大看得我头疼,想象起来又要脑裂。

今兄这段话又让我想得 ...
游子意 发表于 2011-12-12 16:45


银河系已经够大了,几十个这样的星系可以构成星系群,上百个就叫星系团,大的星系团包含上万个银河系这样的星系,之上还有超星系团,是由很多个星系团组成的。

其实纳米级的光学显微镜下的微观世界也是一片宇宙。

我们看似广阔无垠的宇宙也许只不过是组成更大世界的一个个分子,原子罢了。在更大空间的生物来看,实在是微不足道,它们或许也要借助高倍的显微镜才能观测到我们这个宇宙,因为对于它们来说,实在太小了。

往上不可穷尽,往下亦不可穷尽。

这就是华严中的华藏世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1-12-12 17:12 | 只看该作者
王孙兄真有才!

人生若只如初见
当时只道是寻常

好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1-12-12 17:14 | 只看该作者
一默兄的印是越来越精进了,味道越来越好,真是跟兄一样越来越含蓄有余味了
游子意 发表于 2011-12-12 16:53



    含蓄啥的都说不上,下围棋的人,施襄夏所悟的“流水不争先”的道理还是懂得一些的,时空就像一条大河,你就是一片树叶,顺着流就是了。行其当行,止乎当止,此心安处是我乡,舍此之外,无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1-12-12 17:29 | 只看该作者
含蓄啥的都说不上,下围棋的人,施襄夏所悟的“流水不争先”的道理还是懂得一些的,时空就像一条 ...
一默 发表于 2011-12-12 17:14



   良言!不必时时如此做,但要刻刻有此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1-12-12 17: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1-12-12 17:53 | 只看该作者
良言!不必时时如此做,但要刻刻有此心。
lavi 发表于 2011-12-12 17:29



    知易行难呀。当年阳明先生惨遭横祸,流放贵州,《瘗旅文》今日读来,依旧默然催泪。然其终能独排忧愤,龙场开悟,倡导知行合一,于不毛之地著书立说,此等先贤才是我们敬仰的楷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1-12-12 18:0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1-12-12 19:31 | 只看该作者
所以,宇宙有多大?就是不管你想象力多丰富,能想出多么大来,最后都把你所能想到的归结为仅仅是 ...
游子意 发表于 2011-12-12 17:53


归结为原子? 你那是耆那教呐!所谓尼乾陀若提子外道

再说了,我这里佛道回耶犹印锡祆俱全,不看看真是浪费了。

你说,我陡然看到庙门口杵着个五色庄严的神猴哈努曼,能不感兴趣么?
散步时,听到回教堂里优美的祷颂声,能不发一下“呼愁”之感么?
看到那些高大雄健的锡克美男子们,能不好奇一下么?
看到钞票上印的首任总统竟然是个犹太人,能不古怪一下么?
街边上就能看到人家下孙悟空降哪吒的驱邪,能不围观一下么?
前不久还吃了个祖辈拜火教徒的馆子,那参了浓郁波斯口味的北印度菜真是好吃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1-12-12 19:35 | 只看该作者
好心态啊!

只是时空的流水是清是浊难辨,欲顺而未必能顺。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个“识”就是很难 ...
游子意 发表于 2011-12-12 18:00


默兄说的是随遇而安啦,管它甚么清浊顺逆,心静自然凉!

再说了,清浊?神马是清浊?可见未能忘清浊。更何况,清浊岂有高下乎?清是漂亮,但水至清则无鱼。浊就一定低么?长江不择细流方能雄健万里,海纳百川方能成海。

入世出世只是一体两面,何有高下?心安即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1-12-12 19:38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还是要再看看近世高道居士陈撄宁的《南華內外篇分章標旨》----

“道家向來以 “老、莊”並稱,但莊子之道與老子不同。老子想用“道”來救世,五千文中有許多地方都是為當世的侯王說教,《老子》第二十七章更明顯的說:“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到了莊子時代,他認為世已無法可救,只能獨善其身,抱定宗旨不求有用於世,因此說,“棄世則無累”(《達生》篇),這完全和老子意思相反。再看《老子》五千文中沒有“忘”字,而《莊子》書中“忘”字特别的多,似乎是他獨得的秘訣,如所謂忘物、忘形、忘己、忘言、忘功利、忘機巧、忘仁義、忘禮樂、忘道術、忘天下等等(還有許多“忘”字從簡未錄),這些理論都脫離實際,非但別人家做不到,就連他本人也難得做到。在《莊子》書中有幾處可以看出他未能一切皆忘:

  《秋水》篇 “莊子釣於濮水”章:他把神龜比喻自己,間楚大夫曰,“此龜者寧其死為留骨而貴乎?寧其生而曳尾於塗中乎?”最後決定對楚大夫曰,“吾將曳尾於塗中。”觀此言,知其尚未能忘生死。(此段和以下四段是否莊周所說,頗難斷定,今只以《莊子》書中記載為根據。)

  《秋水》篇 “惠子相梁”章:莊子又把鹓雏比喻自己,鸱比喻惠子,腐鼠比喻梁國相位;他對惠子說,“鸱得腐鼠,鹓雏過之,仰而視之曰嚇,今子欲以子之梁國而嚇我邪!”這種口氣就是表示以賤傲貴,看不起梁相的意思,知其心中尚未能忘貴贱

  《山木》篇“莊子衣大布”章:他對魏王說,“士有道德不能行,憊也;衣敞履穿,貧也,非憊也。此所謂非遭時也。……處勢不便,未足以逞其能也。”觀此言,知其尚未能忘貧困

  《外物》篇“莊周貸粟於監河侯”章:他嫌對方約定的時間緩不濟急,遂假託車轍中失水鲋魚之言,以形容自己十分窘迫之狀。觀此一段所記載,知其尚未能忘飢乏。(漢劉向《說苑·善說篇》另有一段,與此大同小異。)

  《列禦寇》篇“曹商為宋王使秦”章:曹商自秦反宋,有車百乘,誇耀於莊子,莊子鄙笑他說,“秦王有病召醫,破癱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據此言,知莊子心中尚未能忘卑污與高潔

  莊周的老朋友惠施在當時已經說,“子之言大而無用”,我們今日也認為惠施的批評是對的,可怪的是先秦古笈有用的書佚亡很多,這部無用的書反而流傳二千二百餘年,歷代皆有人研究,未曾斷過;其原因何在?姑且憑個人見解,分作幾種說明如下

。。。。。。

第五種原因 已往文章家常喜歡讀《莊子》,並且稱它為仙才,上乘者襲取其精神,中乘者摹仿其格調,再次者搬運其詞藻,我們相信《莊子》給予古今文學界有很大幫助。世人所以愛好《莊子》,如果說是鑽研哲理,不如說是欣賞奇文,假使沒有那樣變幻莫測的文章,光靠它的理論,未必能够使人如此傾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1-12-12 20:16 | 只看该作者
看来还是要再看看近世高道居士陈撄宁的《南華內外篇分章標旨》----

“道家向來以 “老、莊”並稱,但莊子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12-12 19:38



   窃以为,老、庄的异同,恰恰类似李、杜在诗歌上的关系。一个讲的是道,一个讲的是如何践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1 22:03 , Processed in 0.148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