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洗心堂主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支持!这就是北京人对异地高考的态度!

  [复制链接]
101#
发表于 2012-12-28 14:1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innn2003
意思是说建设高校是地方(请不要使用敏感词)自己主导?那好北大是北京的,主要属于北京人 ...
wcq828 发表于 2012-12-28 13:56


你们等多久其实取决于你们什么时候敢一起闹事,北京人奶酪被动了,马上就闹,有地利。不闹不会有人给解决,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或者,你可以想河北不是最惨的,至少我那年河北河南山西广西都是全国一卷,河南比河北惨三四十分…其实现在毕业就业也有地域歧视,只不过没写出来,所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2#
发表于 2012-12-28 14:1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linnn2003
意思是说建设高校是地方(请不要使用敏感词)自己主导?那好北大是北京的,主要属于北京人 ...
wcq828 发表于 2012-12-28 13:56



你如果是北大校长,你想平均分配名额你也顶不住压力的,你用的什么都是北京的,就算北京用的是河北的,三角债你也不能直接找北大要…况且北京人不管你用的谁的,直接就去北大,甚至(请不要使用敏感词)闹,你敢不多给他名额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3#
发表于 2012-12-28 17: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honney 于 2012-12-28 17:35 编辑

以一期985九所学校为例,985经费北大,清华由教育部全额出资,其余7所由中央和地方共建,各出一半。之后的985学校全是中央部委和地方共建。以我所在的学校为例,这期985共27亿左右,其中上海市出一半。要求按人口比例在全国平均招生,对上海市似乎不公平。其他高校大多类似,地方对学校提供巨大的帮助,在当地招生多一点,没啥了不得。严格地说可能除北清外已无国立大学。反观某些高等教育落后的省份,每年拿出多少钱投入高等教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4#
发表于 2012-12-28 18:11 | 只看该作者
98年,交大本科招生4000人,其中上海2400人,安徽66人。安徽14万考生,上海可能10万上下。
同年,在合肥的中国科大,在安徽招生166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5#
发表于 2012-12-28 18:25 | 只看该作者
清华北大既然是教育部全额出资,京生比例就高的有点离谱了,清北在北京录取人数超过鲁豫二省总和,人口差十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6#
发表于 2012-12-28 18:32 | 只看该作者
安徽对科大支持很有限,一期985拨款时科大最少,为10个亿,华东五校,其他4校所在省份都兑了现,安徽省拿不出钱,或是不想拿钱,据说,连科大边上的马路都折算成拨款。当然科大对所在地的认同度也最低。复旦,交大,南大,浙大招生本省生源都占一半左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7#
发表于 2012-12-28 18:41 | 只看该作者
马路都折合……这么一说倒也合情合理,看来bug主要在清北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8#
发表于 2012-12-28 18:47 | 只看该作者
第四期985,清北各40亿,全由教育部出,复交南浙各25亿左右,教育部和地方各出一半。科大,西交等相对要少不少。江浙沪三地对教育还是舍得花钱的,三地考生得到一点优惠,也没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9#
发表于 2012-12-28 18:51 | 只看该作者
清北果然领先一步,步步领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0#
发表于 2012-12-28 18:56 | 只看该作者
科大本来也是要建在北京的,只是当时的领导人说了句话就放合肥了,是不是他们骨子里还想着这事呢,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1#
发表于 2012-12-28 19:05 | 只看该作者
科大本来就在北京,后迁到合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2#
发表于 2012-12-28 19:06 | 只看该作者
科大确实就是建在北京的,后来搬到合肥的,领导人的话一向很有用。
合肥本身就是凭空建的城,也是因为领导人一句话。本来芜湖和安庆基础都更好,一个是四大米市之一,经济活跃;一个人文荟萃。但考虑到国防安全,避免被敌人沿江迅速攻占两个省会(芜湖离南京尤近),最后以合肥为省会,全无基础,数十年糜费巨资建造起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3#
发表于 2012-12-28 19:06 | 只看该作者
科大本来就在北京,后迁到合肥。
honney 发表于 2012-12-28 19:05



    好熟悉的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4#
发表于 2012-12-28 20:0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12# honney


    这样貌似就只能是落后的地方更落后吧,只要北上广有钱赚,人还是会疯一下挤到北上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5#
发表于 2012-12-28 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9# wangxin9903


    说实话我硕士还真不是统考入的,是因为一些原因在毕业7年后被特招进的,退一步讲,统不统考我不见得就读不了好的学校,比如我现在读的博士,全国排名第一应该还算可以。
    一个从小在一个地方呆就可以得到高考的机会,这就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去香港生孩子的原因,结果就是香港受不了了要限制,如果您说的放开让在所在地考,那会出现比去香港生孩子严重得多的事情发生。
    您说的河南是因为为了种地而不分配名额的事我实在查不到文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6#
发表于 2012-12-28 23:0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89# wangxin9903


    还有我还真的和一个曲阜师范学院的女孩同学过,关系还不错,我自己认为那真的是一个挺优秀的女孩,硕士毕业后来去一个高校当老师了,一般的高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7#
发表于 2012-12-28 23: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3# 土拨鼠


    民国只在1938到1941这3年试验过统招,剩下的时间都是自主招生,所以我觉得您说的两弹一星应该和统招关系不太大,那时候早过了钱入学的年代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8#
发表于 2012-12-28 2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3# 土拨鼠


    美国在教育领域对“肯定性行动”政策实行改革后,就出现了亚裔学生在高校的比例比区民占的比例多得多的情形,而非洲裔学生和西班牙语裔学生比例则迅速下降,结果就是各州赶紧再次进行改革。您说的两州考生分数的问题,我记得他们录取没有统考应该是你申请看平时的综合素质吧?现在您说的情形是经常存在的,比如一个华裔和一个非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9#
发表于 2012-12-28 23:3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98# wcq828


    兄不好意思,我想说的话刚才都回复别的兄头上了,第一,请看我关于去香港生孩子的论述,第二,请看上面兄弟关于高校经费拨款的论述,就知道公平招生反而对地方是不公平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0#
发表于 2012-12-28 23:48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心境好最重要,因为这个事再气得少活20年何必啊,反正我做好打算了去拼吧,不敢说什么都比别人好,活个好心态,大学去上海找堂主喝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7 08:50 , Processed in 0.147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