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spinon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OPUS 88漆笔

  [复制链接]
41#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22:52 | 只看该作者
兄可参考20楼Bobocat兄的发言,写乐镰仓雕比诸中国漆雕,只能算是伪剔。

有些东西天生就是宫廷之物,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0-1-9 21:29



这段评价非常有道理,中屋的是不是也是伪剔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2#
 楼主| 发表于 2010-1-9 22:56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为啥新版本的50号漆笔要加上鸡肋的金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3#
发表于 2010-1-9 23:35 | 只看该作者
这段评价非常有道理,中屋的是不是也是伪剔啊?
spinon 发表于 2010-1-9 22:52


spinon兄说的是不是中屋的那些浮凸出来的一条龙之类的啊?呵呵,那更不算了。那是日本人一种讨巧的作法,在漆上依事先谋划好的雕刻图案,只在那个面积里再多堆那么一厚层,然后再在那块面积里打磨雕刻。

中国的漆雕,首先是漆层就有厚度,一层晾干后再刷一层,层层累计,一般一日只能两层,而漆雕有的漆层有五百层之厚,算算工时,光这上漆程序,工时就以年计。其次,漆雕都是满工(否则这边剔,那边不剔,那就不成体统了,不均匀。这点和日本人的作法高下立判。中国是全涂满再满剔。日本人是只在小块面积里多堆出来一点来做文章。光这对材料的耗费度就见大小之分),在上面雕刻图案,把多余的部分全都剔出掉,毫不留情,毫不节约,一个“剔”字,多形象。刷漆这么厚本就不易了,剔起来却又决不容情,满身上下的糟蹋,多见得浪费啊。所谓奢侈,不仅是多余,还是浪费,就是多余和浪费的辩证结合。多余,就是完全用不上的东西或是完全有更便宜的替代品,还有,多余的金钱和时间和工力,所谓浪费,那就更不用说了,呵呵。

漆雕有十几道工序,制胎,烧蓝,作底,上漆,雕刻,磨光等等,每道都要求极高而且不容出差错。

对比中国雕漆器和日本中屋的那种,不光是用工(满工对部分),还是耗料(厚层满涂满剔对小块凸涂小块雕刻),都不可同日而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4#
发表于 2010-1-9 23:36 | 只看该作者
不知为啥新版本的50号漆笔要加上鸡肋的金环.
spinon 发表于 2010-1-9 22:56


是呀,那个真是画蛇添足,怎比得一气呵成的元气丰沛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5#
发表于 2010-1-10 11:31 | 只看该作者
弟愚见,莳绘还是以Namiki为上。

从工艺主题上选,莳绘一定要选浓墨重彩的华丽型。

因为莳绘取向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0-1-8 21:41



    王孙兄高论极为精彩!先鼓掌5分钟.
    个人喜欢素雅,古朴之清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1:46 | 只看该作者
王孙兄高论极为精彩!先鼓掌5分钟.
    个人喜欢素雅,古朴之清漆.
金刚杨 发表于 2010-1-10 11:31



单色的清漆最能体现匠人的水平,这方面水平最高的是NAMIKI,其次是NAKAYA和DANI TRIO,SAILOR的笔王清漆也不错,但是看不出为啥价格还高于50号?

从清漆的水平,就可以理解几家的莳绘的水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7#
发表于 2010-1-10 11:53 | 只看该作者
单色的清漆最能体现匠人的水平,这方面水平最高的是NAMIKI,其次是NAKAYA和DANI TRIO,SAILOR的笔王清漆 ...
spinon 发表于 2010-1-10 11:46



    不知spinon兄有否时间重点介绍一下SAILOR的笔王(清漆)把玩体会,小弟对这笔有兴趣,想寻支来玩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8#
发表于 2010-1-10 15:24 | 只看该作者
王孙兄高论极为精彩!先鼓掌5分钟.
    个人喜欢素雅,古朴之清漆.
金刚杨 发表于 2010-1-10 11:31


金刚杨兄喜欢素漆笔,个人觉得spinon兄的Namiki50号无环版清漆即是极品。漆笔不能过小,否则没有看头,50号造型饱满,笔身混圆大气,搭上素漆圆润细腻的质感,真是大音希声的古拙大雅之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0 15:32 | 只看该作者
王孙兄说的对,建议金刚杨兄还是考虑NAMIKI50号漆笔,最好是无环的。

SAILOR笔王的漆笔只是在笔展上摸过,感觉上漆的厚重程度不如50号,但是价格还更贵,不知道为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0#
发表于 2010-1-10 15:42 | 只看该作者
世人多重日本文化中的极简主义,诸如茶禅文化,还有日本国旗予人的印象等等,其实日本文化中也有非常奢靡富丽的一面。既继承了中国唐文化的富丽堂皇,也有中国宋文化的简秀清雅。即以日本的佛教来说,不单有简素的禅宗,也有流金溢彩装饰繁复的密宗,如果看看日本的密宗寺院,里面那金碧辉煌的布置,还有细密繁琐的规仪,在在令人叹为观止,当然,西藏密宗的大气或在其上,但若论到精致一丝不苟,日本密宗堪称天下无对,其繁富縟丽金银生辉,可说很好的继承了唐文化。

映照于钢笔之上,也很好的凸现了日本文化的这两面。Namiki的莳绘沈金,正如唐密,流光溢彩;素漆,正如宋禅,余韵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1#
发表于 2010-1-10 16:2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漆雕,首先是漆层就有厚度,一层晾干后再刷一层,层层累计,一般一日只能两层,而漆雕有的漆层有五百层之厚,算算工时,光这上漆程序,工时就以年计。旧王孙 发表于 2010-1-9 23:35


工时不是这样算的.工时计算只是人对物品加工的时间,等的时间不是工时.加工胚的时候就是干燥时间长而已,加工时间没多少的,都是小工干的活,每天刷个几次每次有几十秒就够了.

至于漆也不值几个钱,一个笔用漆的成本撑死200RMB.直接剔来说加工还快出错机会还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2#
发表于 2010-1-10 16: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0-1-10 16:51 编辑

漆制品制作中着漆程序也是总流程的一部分,是十几道工序之一,当然,其工艺要求不如后期加工那么高,但是某些雕漆制品,比如剔犀,对上漆时的要求也比较高。以漆层较薄的小件雕漆制品来说,一般也要求厚度达到5毫米才方便后期动刀,1毫米16层,这就需要至少80层涂漆,一般晾干一层须一天,上漆工序也需要三个月左右。之后才能雕。而且雕漆雕工还分上下手,下手制纹,要求工整,上手出图,讲神采。真正的雕漆动刀很繁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09:09 | 只看该作者
LONG老大,不太同意简单地从工业化的角度简单地计算手工作品的价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4#
发表于 2010-1-11 14:55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龍老大應該只是不滿等待的時間那麼長導致的綜合成本上升; 像是田中老頭一隻筆竟要等二年......

話說到這, 龍老大您下單了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4:58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龍老大應該只是不滿等待的時間那麼長導致的綜合成本上升; 像是田中老頭一隻筆竟要等二年......

話 ...
Bobocat_ 发表于 2010-1-11 14:55



我上周有下单的冲动,被押司兄劝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再做决定,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6#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4:59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龍老大應該只是不滿等待的時間那麼長導致的綜合成本上升; 像是田中老頭一隻筆竟要等二年......

話 ...
Bobocat_ 发表于 2010-1-11 14:55



最早的交货日期2010年12月30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7#
发表于 2010-1-11 15:16 | 只看该作者
那麼快? 現在單子上都寫30個月....吐....呵呵.

要訂還是早訂好, 老頭年紀大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8#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5:51 | 只看该作者
搞错了,是2011年十二月。

50th Anniversary Pen is FCW-EX-ME 126.000YEN

It is the end of December, 2011 on the appointed date of delivery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9#
 楼主| 发表于 2010-1-11 15:52 | 只看该作者
时间太长了,不敢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0#
发表于 2010-1-21 14:36 | 只看该作者
古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10 11:52 , Processed in 0.14500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