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PENBBS.COM第26季墨水隆重上市,详情请点击。

钢笔论坛

 找回密码
 论坛注册(注册原因请填:钢笔)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KK_123456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源代码》一部在科学和逻辑上存在悖论的有意思的电影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01:2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2#
发表于 2011-6-29 01: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1-6-29 02:34 编辑
爱因斯坦说:“科学没有宗教如同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如同盲人。”
宗教给人们信仰  使人们有在黑暗中前行的 ...
KK_1234567 发表于 2011-6-29 01:23


爱因斯坦的宗教观不是寻常西方意识下的宗教观(即渊源于犹太人的三大宗教的意识形态),倒是比较倾向于印度的宗教观。他虽然是犹太人,但他很鄙视犹太教及托生于犹太身份的耶稣基督所导引出的基督教,倒是比较倾向于佛教。

因为爱因斯坦反对人格化的神,这是造成他的这种态度的最关键原因。所以他提倡一种对于西方来说完全新型的宗教精神,从这个角度(西方传统宗教精神)来说,爱因斯坦是个叛逆,是反宗教的。

结合爱因斯坦说过的这三段言论看就明白了他说的宗教是种什么类型的,其实就是一种宇宙宗教,超越人格化的神(老爱对人格化神极其厌恶)------

“今天在宗教与科学范畴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人格化上帝的概念。”

“ 我认为犹太教就跟所有其他宗教一样,是幼稚迷信的化身……我认为,上帝这个词,不过就是一种措辞,人类弱点的产物。圣经中充斥许多光荣但仍相当简陋而且非常幼稚的传说。”  


“ 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而佛教包括了对于未来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征: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条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更是基于对所有自然界和精神界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整体的体验而引发的宗教意识。佛教正符合了这个描述。如果有任何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3#
发表于 2011-6-29 01:47 | 只看该作者
我没看过这片子,看大家的讨论,这似乎是说一个多维宇宙的两个不同投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4#
发表于 2011-6-29 01: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1-6-29 01:57 编辑

其实乔大神在精神倾向方面也是西方的一个叛逆,他是个佛教徒,吃素,甚至还曾想削发为僧(他年轻时在印度修行的时候还真剃了头的),而且信的是日本禅宗(前不久还往东京跑),当年大学退学后还一个人去印度流浪追寻其精神导师千野古文(Kobun Chino)。当初发现那个病的时候也是因为宗教方面的原因不肯及时治疗,坚持自愈(他的那个病属于罕见的一个类型,早治还是有希望的)。

老爷的名言:“佛教有一句话,叫做初学者的心态,拥有初学者的心态是件了不起的事情。”这句话可以解释他更著名的一句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by the way,其实他一点也不虚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5#
发表于 2011-6-29 01:57 | 只看该作者
嗯,刚才去看了全文剧透,这个似乎能用命运石之门的世界线理论解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6#
 楼主| 发表于 2011-6-29 17:5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7#
发表于 2011-6-29 19:11 | 只看该作者
乔大神?乔丹?乔科尔?乔布斯?
KK_1234567 发表于 2011-6-29 17:51


乔布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8#
发表于 2011-6-29 23:15 | 只看该作者
和时间有关的片子都有悖论。《源代码》当然不会是例外。
不过源代码倒是算近期的片子里拍的比较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9#
发表于 2011-7-1 09:35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在宗教与科学范畴之间所存在的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人格化上帝的概念。”旧王孙 发表于 2011-6-29 01:41



是啊,科学和宗教有关系,但不是和具体的宗教形式有关系
科学的目标也是在追寻人类心中的信仰,的疑问,的不解



不过有的时候教义是隐藏在宗教故事的外壳之中的
人们需要透过那些比较傻的故事,来看到内在的美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0#
发表于 2011-7-1 10:51 | 只看该作者
是啊,科学和宗教有关系,但不是和具体的宗教形式有关系
科学的目标也是在追寻人类心中的信仰,的疑 ...
yanglin 发表于 2011-7-1 09:35


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前不久写过一篇文章《真实是众多虚拟中的一个极值》,当然,原文是纪念北京四中的,不过题目和部分内容是物理,而且很哲学化,甚至很宗教化,再具体点,很佛教化的一个题目。

我觉得,现代物理发展到现在,越来越数学化,越来越哲学化(白洞就是一个由哲学上有正必有反而推出的一个概念),越来越宗教化(第一推动力),最后的趋势是宗教中的佛教化(比如量子理论中微观世界中的粒子没有自性,会依观测对象而随时不同)。

如果从哲学角度来看,佛教是最彻底的唯心主义(“空王”,没有任何一个宗教像它那样“否定”到彻底的),大乘之祖龙树晚年自杀可能也与其思想有关,唯心唯到这种程度,也实在没有什么好留恋的了。重振婆罗门教的商羯罗就是要论证自我(atman)的实有,以此来驳倒佛教的空无自性(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不过佛教被商羯罗在理论上驳倒主要还是伊斯兰教的破坏性造成当时印度佛教人才的凋零。

和现代物理一样,佛教也是由大及小,层层剖析,一直到组成物质的最微观世界,最基本的粒子如果空无自性(自性就是自我固有的,最基本的,不变的基本属性),那么万物都是空无自性,只是依因缘和合而成罢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和儒家一样,佛教也是敬鬼神而远之,而且万物皆空,那么鬼神也是空无自性的,都是因缘的暂时组合罢了,都会有消亡的一天,都不是永恒,从这个角度来看,佛教堪称宗教里的无神论,从不敬拜任何一个“永恒”的神,达到涅磐状态(成佛)也不是由神来的,而必须经由人身,又是一种人本主义。空无观念又产生众生平等的思想。实际上当时在印度,佛教的平等思想和空观就是对印度传统婆罗门教的种姓观念和拜神的一种反动。

我想爱因斯坦之所以在宗教上倾向佛教思想,除了他挑明的反对人格化神外,恐怕以其超人的眼光,也预感到了物理未来发展在量子理论上和佛教的空无自性的基本教义(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共通之处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1#
发表于 2011-7-1 11: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旧王孙 于 2011-7-1 11:31 编辑

另外,迄今还没有看源代码这片子,因为我觉得12年前的the thirteen floor已经拍得足够好,当然,特效肯定比不上现在的片子。但该表达的都表达了。虚拟世界中的人在更高一层相对更“真实”的世界中的人看来,不过是些做梦的玩意。

好比做梦,梦中你也会感到疼痛,那种感觉很真实,但梦醒了会觉得很好笑。即使做了个很美丽的梦,我想任何人也不会愿意成天活在梦里,毕竟相对“真实”要更好。即使有神,焉知不会也是活在一个更大更美丽时间更久远的梦中?(当然,我这里说的神是指类似犹太及印度系统中的本体论和形而上意义上的神。至于希腊北欧里的那些神,说白了,不过是些高等生物罢了,他们更美丽更强壮更有能力,但也会受伤也会死,现代人类带上武器和工具穿越到古代,也会被古人奉为神。这点上,美国漫画雷神的作者就看得很明白,那些北欧神不过是些能力更强的外星或异空间生物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2#
发表于 2011-7-1 13:06 | 只看该作者
天体物理学家方励之前不久写过一篇文章《真实是众多虚拟中的一个极值》,当然,原文是纪念北京四中的,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1 10:51



曾经看过关于惠勒的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他来中国的时候去看了一场戏,说的是姜子牙指挥打仗什么的

当时他就问旁边的陪同人员(貌似就是方励之?),姜子牙的旗子上写的是什么

当他知道是一个“无”的时候大为感慨

不过,这不能说明姜子牙的思想超越时空,毕竟东方的思想往往直达目的而没有过程,这过程还需要西方的科学来做

ps.惠勒对信息的认识很有意思,认为物质来源于信息。这一点很有远见,未来物理的一个大突破,就应当在于“信息”
惠勒在谈到他的老师玻尔的时候就说,玻尔让他周围的人相信,耶稣佛祖都是真正存在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3#
发表于 2011-7-1 13:09 | 只看该作者
比如量子理论中微观世界中的粒子没有自性,会依观测对象而随时不同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1 10:51


哈哈,王孙兄,可以看看我的头像

When you're not looking , I am just a waveform.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4#
发表于 2011-7-1 14:35 | 只看该作者
哈哈,王孙兄,可以看看我的头像

When you're not looking , I am just a waveform.
yanglin 发表于 2011-7-1 13:09


哈哈,前面正好用了王阳明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相当程度来自佛教天台宗的一念三千)。我觉得中英文在意思上可以对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5#
发表于 2011-7-1 14:4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5# 旧王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6#
发表于 2011-7-1 14:5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yanglin 发表于 2011-7-1 14:46


再说一个形而下的具体点的层面,小时候我有个想法,微观世界中的原子中子等构成体系和宏观世界里的天体体系构成几无二致,那么我们所处的宇宙天体也许不过是构成更大世界的原子中子罢了,也许在更大宇宙中,我们看到的那些巨大的天体不过是组成那个世界里一个小泡沫的原子中子。再往上则又是更巨大的世界,层层无尽的往上。另外,焉知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微观世界不可再分?也许下面又是层层无尽的世界。

就如佛教“恒河沙数”的世界观,不过像帝释天网上层层无尽的摩尼宝珠罢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7#
发表于 2011-7-3 09:38 | 只看该作者
再说一个形而下的具体点的层面,小时候我有个想法,微观世界中的原子中子等构成体系和宏观世界里的天体 ...
旧王孙 发表于 2011-7-1 14:59



    王孙兄,我小时候的想法和你毫无二致,
总结起来就是:微观和宏观惊人的相似性


我们出不了宇宙,也测不准电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8#
发表于 2011-7-3 10:0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77# 旧王孙


    昨晚,我把the thirteenth floor看了,很不错的电影

灵魂和肉体的分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9#
发表于 2011-7-3 16:11 | 只看该作者
王孙兄,我小时候的想法和你毫无二致,   
总结起来就是:微观和 ...
yanglin 发表于 2011-7-3 09:38


是啊,当时我小学,这样想的时候,还觉得这个想法太稀奇古怪了

直到后来读到华严经,才发现千年前已这样论述过了,而且在任何其他宗教中,我都没有发现这样浩瀚宏大的时空观,这可能也是我信佛教的一个因素之一吧。

华严经里,从一小世界(依解读不同,相当于太阳系或银河系甚至是我们所认知的宇宙),
到三千大千世界(相当于10亿个小世界,《大智度论》中认为是百亿---“百亿须弥山,百亿日月,名为三千大千世界”),
到一佛刹(大智度论中认为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如是十方恒河沙三千大千世界,是名为一佛世界,是中更无余佛,实一释迦牟尼佛。”),
到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娑婆世界释迦牟尼的佛刹,位于“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的第十三重),
到无边妙华光香水海(如此浩大的时空也不过相当于莲花上的一个光明种,位于“无边妙华光香水海”的中央),
再到华藏庄严世界海(只是位于其中央的一小部分),
到十方世界海(也只是位于其中央的一小部分),
再到一真法界(同理如上)

太浩大了。。。。。。
《梵网经》里也有相似论述,虽然相比规模小了许多,其宏大也是惊人的----”卷上谓:卢舍那佛坐千叶大莲花中,化出千尊释迦佛,各居千叶世界中,其中每一叶世界的释迦佛,又化出百亿释迦佛,坐菩提树。”

微观世界里,佛教论述也相似,华严经有云“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另佛典也有述“一砂一世界,一花一天堂”。

至于宏微观的互通,西藏一些名僧传记里常有些套语也比较迷人,如常见的套语,某某某(米勒日巴或莲华生等等)施神通将自己纳入一芥子(或莲藕孔)内,芥子不更大,己身亦不更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0#
发表于 2011-7-3 1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旧王孙


    昨晚,我把the thirteenth floor看了,很不错的电影

灵魂和肉体的分离
yanglin 发表于 2011-7-3 10:01



从电影名字来看,我都怀疑导演或是编剧是否受到佛教影响,因为在佛教理论中,我们所处的这个娑婆世界(即我们所认知的宇宙)也正好处于无边妙华光香水海里中央莲花上的那个普照十方炽然宝光明世界种的第13层(光明种共20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PENBBS第27季墨水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钢笔论坛 ( 桂ICP备12002903号  

GMT+8, 2024-6-15 03:58 , Processed in 0.14400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