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韦伯猫</I>在2005-12-26 17:41:35的发言:</B><br>
< >中号波希早就停产,你不说明我只能默认你的波希是小号。</P>
< >我只能说你是个例。况且您前面所说的大量论点和论据就不是很配合,pelikan, MB全部有过自己制造笔尖的光辉历史,但是现在他们的笔尖出自同一家OEM厂商。</P>
< >我倒是佩服这家笔尖厂,从lamy(好像也是他们带工的,忘了),pelikan到MontBlanc,同一家厂能够生产出个性分明的笔尖也是一大牛。</P>
< >pelikan, Mont Blanc本来就是爱好者推崇的两大品牌,况且习惯于书写mb的一般都不喜欢书写pelikan,反之亦然。这两个阵营从来都有一些互不兼容。</P>
< >至少奢侈品和书写工具是两个概念。当然我并不是简单的指MB作为奢侈品没有书写工具的含义,也没有简单的指pelikan作为书写工具就不奢侈了。各种区别还是需要仔细体会,况且很多幕后的东西对于一般爱好者就没有必要搞得太清楚,这些东西只是流水线生产的产品而已,即使距离fine art也有距离,只有一些限量版勉强够格。</P>
< ><br>历史上所有品牌的钢笔都曾经自己制造笔尖,只是后来才发现集中外包生产对于成本和质量的控制更加容易。笔尖,就这么回事,并没有太多的科技含量。这么多品牌都放弃了自己制造笔尖,并不是没有原因的。</P>
< >这和制造一辆汽车的道理差不多。10多年前还有所谓的美国车,德国车,日本车的所谓的不同个性。现在除了日本车比较省油的传说还几乎存在,而且也只是因为日本车的造车理念在于习惯在同级车中制造比较轻的车身之外,汽车也早就变成没有个性的产品了。这么多汽车品牌后面,也就是几大零配件巨头。</P></DIV>
< >我在这里聊的是质量问题,而不是风格问题。<br>
< >如果因为书写风格的问题我接受不了,<br>
< >英国康威厂的万元左右的笔我不会接受的,<br>
<P>不谈具体品牌,<br>
<P>我只是说说一些问题,<br>
<P>大家自己意会吧。<br>
<P>有关笔尖的配套,<br>
<P>好象各个厂都有自己的OEM手册和品管驻厂吧?<br>
<P>我最鄙视某些厂家玩这套把戏,<br>
<P>在一个厂说明什么呢?<br>
<P>自己的要求都不同。<br>
<P>以上请勿对号入座。</P>
<P>同时,每一家的笔尖的最后电镀是在自己家里的吧?</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2-26 18:05:39编辑过]
|